沈阳:让博物馆融入百姓生活

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辽宁省沈阳市多家博物馆推出新展和活动,邀请公众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之美、历史之韵。沈阳博物馆推出两场展览,“龙耀辽宁——辽宁地区中生代珍品化石特展”,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生命演化的

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辽宁省沈阳市多家博物馆推出新展和活动,邀请公众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之美、历史之韵。

沈阳博物馆推出两场展览,“龙耀辽宁——辽宁地区中生代珍品化石特展”,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生命演化的科普盛宴;“古韵流光 一眼万年——海城乐游宝典摄影作品展”,全面展示了海城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风光。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推出“伟大的足迹——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图片展”,再现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革命先辈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寻求真理的奋斗足迹。

“辽宁省博物馆今天有很多的活动,我参加的是‘少年文化行 一起游辽宁’研学营启动仪式。参加完活动,我还参观了博物馆的展品,学到了不少知识。”沈阳市岐山一校实验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张创说,他还体验了红山元素手工泥塑。

到沈阳博物馆参加“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省沈阳市分会场活动的沈阳市民洪女士说:“沈阳各家博物馆经常举办丰富的展览和多样的活动,我常带孩子去参观体验,明显感觉到博物馆环境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沈阳自2021年实施博物馆“百馆工程”以来,新增备案博物馆4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23家,增长21%;开放的文博场馆达到106家,实现城区居民平均25万人拥有一座备案博物馆和城乡居民平均9万人拥有一个文博场馆(文博空间)的工作目标。

沈阳博物馆建设突出融合发展的鲜明特色,突出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原则,形成了“遗址公园+博物馆”“工业遗址+博物馆”“历史建筑+博物馆”“名人故居+博物馆”“文保单位+博物馆”“老旧厂房+博物馆”“老字号+博物馆”等业态多样、门类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沈阳年轮艺术品博物馆是沈阳“百馆工程”推进博物馆之一,该馆馆长李军介绍:“博物馆目前主要展出古籍、有历史感的像章等展品,自开放以来,秉承‘每天不一样的藏品鉴赏’原则,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吸引游客来参观打卡。”

丰富的类型、差异化的展陈内容,让博物馆成为游客到访沈阳新的吸引物。据统计,仅今年五一期间,沈阳故宫累计接待游客22.0万人次,“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7.8万人次,中国工业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8.24万人次,沈阳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4.07万人次。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克斌介绍,近年来,沈阳鼓励各类博物馆开展数字化提升工程,博物馆展陈内容越来越带着“科技味”。

“妈妈快看,在这儿一点就能查看《四库全书》全文,真是太好玩了!”“在这里我能通过数字阅读了解更多的知识。”在沈阳博物馆二层的沈阳历史陈列展厅,这样有趣的体验随处可见。据悉,沈阳博物馆专门设计了数字化展陈,将精品文物和现代科技结合,创新性设立了多处独特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让历史照进现实,让参观者“走近”文物。

沈阳博物馆是一座异形建筑,建筑结构特殊,展馆有效展陈面积不足7000平方米。为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观展体验,沈阳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中采用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沉浸式体验文化装备技术,实现了全色彩的数字立体显示。

刘克斌介绍,沈阳还持续加快推进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工作。目前,已建成并上线运行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数字化“云上故宫”平台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平台,累计完成多媒体技术应用展览陈列场景等数字化工程1009件套,馆藏文物数字化采集和生成423件套,为进一步开发线上数字化展览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数字内容基础。

刘克斌说:“如今,沈阳博物馆建设已升级为2.0版,目标是让公众能随时浏览数字化创新展览、现象级爆款展,参观社区的流动博物馆,穿过时空阻隔,与历史对话,触摸时代脉搏,感受身边博物馆的魅力。”

另外,沈阳积极实施“文化+”工程,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火”起来。刘克斌介绍,沈阳打造“百馆之城”的目的是为公众打造触手可及的“精神粮仓”,让沈阳更具文艺范和时尚感。例如,沈阳活化利用和平区博物馆、邮局博物馆以及中山路沿线10处国家级文物建筑、5处省级文物建筑,给公众打造了一处沉浸式露天博物馆游览街区。

沈阳大学副教授王振鹏说,全市106座博物馆对外开放,彰显出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也标志着沈阳新时代公共博物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博展览服务和教育活动供给增强,场馆服务质量和观众观展体验显著提升,市民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因“百馆工程”而丰富。

王振鹏建议,为提升市民游客的参观体验感,沈阳各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启动“大馆带小馆”合作机制,提升文博场馆接待游客的能力,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