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红直播乱象需反思更应强化监管

近日,因菏泽草根网红郭有才网络爆红,其所在的直播地菏泽南站吸引了各地网民关注,短时间内引来一大批网络主播打卡直播。一时间,装扮奇异的各路网红主播、光怪陆离的各色人物模仿,甚至低俗节目表演齐聚,影响了周

近日,因菏泽草根网红郭有才网络爆红,其所在的直播地菏泽南站吸引了各地网民关注,短时间内引来一大批网络主播打卡直播。一时间,装扮奇异的各路网红主播、光怪陆离的各色人物模仿,甚至低俗节目表演齐聚,影响了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广遭社会舆论吐槽和诟病,整治“群魔乱舞”,割掉“全民网红毒瘤”呼声渐起。针对直播乱象,当地快速响应,成立专班及时规范、管理。目前,菏泽南站已发布公告,全面停办各类文娱活动。

网络自媒体时代,社交、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广泛渗透,注意力经济大行其道,网红、流量成为各路人马争夺的宝贵资源。网络直播作为时代变迁和技术发展的产物,让一些无名的普通人、陌生的小城市一跃成为“顶流”。凭借巨大的光环效应,网红IP挖掘了一批宝藏资源,推动了创新创业,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社会理念和个体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追求,其正面效果值得肯定。然而,网红现象也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碎片化、浅表化、娱乐化特点,容易滋长歪风邪气,产生不良引导和示范,进而反噬良性的社会秩序和风气。

近年来,网络社交媒体爆炸式增长,海量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中,既有展现民族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帮助纾解压力、提供情绪价值的优秀IP和创作者,也不乏无所事事、妄想“一夜暴富”之流。他们不择手段追逐流量,不惜代价制造噱头,低级庸俗,丑恶不分,靠“蹭流量、博眼球”上位,靠“出格、出丑”刷存在感。这种行为严重带偏了社会风气,使娱乐变得病态,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甚至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

网络作为公共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在当前网络造星模式下,网红人物、网红城市持续更迭,走上“顶流”不易,持续规范和引导更难。

尽管郭有才的暴火之路,被赋予助推地方文旅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是依然避免不了流量背后“污泥浊水”的流出。此次菏泽南站禁播,应当成为反思网红模式、直播乱象,加强规范管理的一个契机。对此,笔者认为,应秉持宜疏不宜堵原则,推动各方协同发力、主动出击,共同打好网络直播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和机制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理念,持续完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强化科技伦理研究、规范和指导,细化网络行为监管操作细则,严格主体资质审查、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提高网红门槛,规范网络空间行为、语言,筑牢网络行为底线。

二是平台完善机制,加大自身监管、自查力度。平台运作方作为第一责任人,应对平台内容分类、定标监管,严格传播内容审核,尤其是加强识别和审核低俗恶俗内容,严格实施实名制登记,封停拉黑违规账号,严禁失德、劣迹网红重新注册账号,开通专门举报受理渠道,及时发现并强化违规问题处置,避免直播平台沦为滋养违规网红的“温床”。

三是利用技术手段做好监管,强化税务调节作用。可以从提高网络监管和治理能力入手,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内容进行筛选、过滤和管控,严厉处置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和信息。同时,针对网络打赏行为严格税务稽查,重拳打击刷单等数字造假行为,可考虑调整网络打赏收入涉及税率等,从源头调节网红高收入现象,斩断流量与财富、走红与暴富间传导链条,共同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