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从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鄂伦春族非遗展示到广东的英歌舞、醒狮表演,网上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非遗热潮,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往观看体验。由此,通过原生态非遗出圈引流外地游客也成为各地文旅工作的重点,大家妙招频出,争相上演各自的非遗“大戏”。在这些文旅融合实践中,虽然实现了“非遗+旅游”的链接,但仅仅将原生态的非遗搬出来进行展示和表演,一旦大众失去了新鲜感,那么这场热潮将无法持续,流量也会很快下降。因此,如何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有效链接,真正将非遗融入旅游发展大格局,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共赢,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一,提升非遗的传播普及水平,增加大众对非遗的认知、认可和情感共鸣。以潮汕英歌舞为例,如果游客只是看一群人在街上跳舞,很快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但是当游客了解到这个英歌舞的来源,尤其是与水浒英雄相关的故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英歌舞才会变得对外地游客更有吸引力。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加大非遗的传播普及,不仅要加强官方渠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更要利用当下流行的各种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使人们对非遗有全方位的认知。还要积极推动非遗走进课堂、走进社区,让非遗更加贴近普通大众。此外,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不能只是进行简单展示和讲解,还要进行创新和创意,如抖音上就有将英歌舞和其他舞进行对比的视频,将英歌舞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积极拓展非遗旅游新空间和新场景。如将非遗展示和文旅地标相结合,在各地著名的文旅地标展示非遗,不仅可以借助文旅地标的影响力提升非遗的知名度,同时也给文旅地标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实现共赢。此外,要重视非遗与非景点的结合。相关数据显示,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原有的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当前我国旅游结构中,非景点旅游占比达到80%。可将非遗元素融入高铁站、飞机场、高速服务区、饭店、宾馆(民宿)等人口密集的空间和场所中,或者在学校、少年宫、青少年科普中心设置体验中心等,结合时下流行的Citywalk等旅游方式,将非遗和城市基础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全域开发,将城市每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空间场所都转化为非遗展示地和旅游地。
第三,找到非遗与当下大众心理需求的契合点,并对其进行活化利用。由于非遗是从过去继承而来,容易给现代人一种“落后”“土味”“不实用”的感觉。因此,要做好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让其在保持原有“魂魄”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如对于手工刺绣染织等技艺类的非遗,应在原料质地、设计造型和用途上进行创新突破,提升其作为旅游商品的观赏性和实用性;音乐、戏剧、舞蹈等表演类的非遗,要在内容上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其新的、能引起大众共鸣的内涵,同时在服装、道具、编排、舞美、曲调、歌词等方面进行合理改编,叠加当前先进的数字科技手段,提升其观赏性和体验性。
第四,完善非遗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提升大众对非遗的感观体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的重视,各种非遗馆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有些非遗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相对比较简易,服务功能不完善,游客只能走马观花看一下,体验不足,要加大力度促进非遗馆的场景化转化升级,重塑非遗体验空间,提升非遗场景体验。此外,一些非遗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因此文化传统不易被破坏),当地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一旦游客数量增多,当地的接待能力就会不足,因此也要积极推进在吃住行等满足游客旅游基本需求方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让游客在非遗旅游中获得愉悦感。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