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诸多学者和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改革思路和方案,如“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教育主管部门对跨学科、产教融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和目标。然而,音乐表演专业服务社会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这是我们需要突破和完善的领域。
现阶段关于音乐表演专业服务社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显不足,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现有关于音乐表演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模式改进、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等,尽管这些研究为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思路和引导,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反思普通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寻找更适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办法和举措。
在国外,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在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为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等。这些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多元化和个性化,为我国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就是我们当前要努力的方向。让我们的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除了可以到专业院团就业还具备到社区合唱团、广场舞社团、县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基层岗位就业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全民艺术水平的目标,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以来艺术专业就业难、就业面窄的问题。对音乐表演专业社会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使大多数学生能够成为一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高水平音乐表演型人才或基层文艺工作者。使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我们的目标旨在探索一种新型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音乐表演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通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考察,我们提出了一种创新型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培养具有社会服务能力的音乐表演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音乐表演人才的需求。
我认为当前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模式存在两个最大问题。首先,许多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导致学生在大学四年的主要学习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无法充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然而,音乐表演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艺术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其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之间存在对接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相互关联与相辅相成的。在这个背景下,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应该更加注重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然而,当前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过于封闭,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服务的需求。因此,高校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服务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为了解决当前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和实践与社会的脱节等问题,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让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着手艺术实践平台的搭建,学校应致力于搭建多方面、多层次的国际国内艺术实践、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机会,同时也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还需要建立一个持续的教育和反馈机制,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及时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培养服务社会型的音乐表演人才是当前紧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的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并探究新的培养方案,以解决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应用能力薄弱的问题。如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着眼于音乐表演的市场化及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音乐会、文艺汇演等实践中,实现学生专业实践创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演出,切身体验音乐表演幕前和幕后工作流程,进而增强实践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并增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服务社会中的竞争力。
为了推动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对音乐表演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
此外,我们还需要促进音乐表演专业人才与社会服务需求的对接,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使音乐表演专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而增强音乐表演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服务社会型的音乐表演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新的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促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不断更新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这些思考反映了音乐表演专业教育正逐渐从单一的专业技能培养转向更全面的素质培养,真正提高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音乐表演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吴文婷,硕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教学、声乐舞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