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

文旅融合是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而跨国跨区域的旅游与文化交流离不开跨文化交际能力。换言之,跨文化交际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旅融合包括文化和旅游融合、旅游与文化融合,以及文旅与其他融合三大

文旅融合是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而跨国跨区域的旅游与文化交流离不开跨文化交际能力。换言之,跨文化交际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旅融合包括文化和旅游融合、旅游与文化融合,以及文旅与其他融合三大模式。其中,文化和旅游融合指的是,文化价值向旅游产业延伸,旨在促进文化主体旅游化,如“非遗+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模式;旅游与文化融合指的是,在旅游产业中融入文化元素,赋予旅游产业以文化品质和幸福感,强化游客旅游体验;文旅与其他融合指的是,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及文旅与农业、工业等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衍生更多的文旅业态。

文旅融合的过程中,除了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还有跨国跨区域文化间的碰撞,需要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提供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使旅游者在不同情景中体验和感知不同文化的魅力。而这一过程,需要专业的文旅外语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保障,推动文旅融合国际化发展。显然,文旅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文旅行业服务质量,关乎文旅融合的核心竞争力。当务之急,高校应积极转变单一的外语教育培养模式,扭转外语人才只掌握单一外语知识、基本实操技能的局面,创新“外语语言+跨文化沟通+文旅融合”跨域融合培养模式,完善培养内容体系,保障外语教育能够高质量服务于文旅融合发展。

创新“外语语言+跨文化沟通+文旅融合”跨域融合培养模式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的跨学科能力培养需要积极创新培养模式,从单一的外语培养模式转变为“外语+”模式。因此,高校应注重专业设置,结合文旅融合现实需求,着手优化升级旅游英语等外语专业,设置本科层次的旅游英语(外语)专业。结合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考虑文旅融合发展对小语种外语人才的需求,在外语专业中增加“外语(旅游方向)”专业,并在外语教育目标中增加文旅融合相关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模块。

在此基础上,高校可尝试“三位一体”的外语跨学科能力培养模式,即围绕外语专业教育,丰富大学生外语语言知识、文旅基础知识储备,培养大学生创新运用能力、跨文化沟通与传播能力。相较于传统的外语教育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外语语言专业基础上增加实质性的新内容,体现高校外语从“学外语”转变为“用外语学”“用外语从事跨文化交际工作”的趋势。显然,“三位一体”的外语跨学科能力培养模式更加立体,涵盖的外语语言、文旅融合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模块之间具有融合性,能够作为外语教育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宏观指导机制。

结合区域文化,充实跨文化能力培养内容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除拓宽知识面教学外,还应重视文化素养教育,以文化育人为导向,充实高校外语教育内容。外语教师可以围绕教材补充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多元文化常识、旅游文化相关内容,亦可补充文化、旅游、跨文化交际等知识内容,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研发“外语+文旅”教材,系统性、全方位进行教学设计。高校尤其应结合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当地文旅行业标准等增加特色文化内容,让学生充分感知地域文化,掌握运用外语讲解当地文化的交际能力。

例如,安徽的高校可以设计“黄山旅游外语”“徽州文化旅游外语”特色课程内容,深入黄山等旅游景点展开调研;设计“外语客源国概况”课程内容,根据外国客源情况确定外语专业门类和相应语种的文化内容,完善“跨文化交际”对比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跨文化批判思维提供丰富素材。河南安阳的高校可以依据红旗渠旅游景点、甲骨文文化博物馆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增加“红旗渠精神:新时代大学生的传承与弘扬”“甲骨文信息处理导论”等校本化教学内容,作为外语(旅游方向)教学的补充内容,彰显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内容的时代性与个性化。

根据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需求,创新跨文化能力培养方式

文旅融合为“文旅+康养”“文旅+农业”等提供了新发展契机,凸显了外语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跨学科”“跨文化”属性。高校需要面向文旅融合的不同行业和用人单位,更新文旅外语人才培养方案。以省、市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为导向,调研农业、工业等行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具体要求,对原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案进行论证、调整。同时,高校可邀请行业专家对培养方案中增加的对接行业需求能力的部门进行评估,健全文旅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管理制度。基于此,高校应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选派外语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前往跨国文旅企业、博物馆、康养基地等挂职进修或实习;高校应积极寻求与涉外文旅机构的合作,为学生创设蹲点实践、实习机会,推动外语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校可以据此改革外语教育考核方式,在笔试的基础上,将学生参与实践时的口语表达、面试情况纳入考核内容,综合考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应根据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化情况,开展横向教研活动,组织校内大学生创业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以“外语服务文旅产业发展”为主题组织不同的竞赛活动,锻炼学生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胡淼淼,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后,南昌师范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