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4月民航安全发展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激发航空运输市场消费活力,中国民用航空局决定开展2024年“民航服务提质增效年”主题活动,为回应广大旅客的呼声,制定4项办实事清单,包括提升民航旅客出行和支付便利性、持续优化客票退改规则、逐步缩短托运行李提取时间、推动适老化无障碍服务升级。近一周(5月6日至5月12日)中外航司共执行国际客运定期航班5493班(每个往返航班计为1班,下同),恢复至疫情前约73.1%,客运航班通航70个国家,其中比疫情前新增科威特、塞尔维亚、坦桑尼亚、卢森堡、巴布亚新几内亚5个通航国家。
徐青介绍,4项办实事清单共16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鼓励航空公司增加国际航线航班,做好国际航线增班保障工作。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做好支付便利化工作,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出行和支付便利化需求。引导企业不断优化客票退改签阶梯费率,逐步完善退改签收费标准。鼓励机场、航空公司通过硬件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优化行李动线流程等措施,逐步提升托运行李提取效率等。接下来,中国民用航空局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协调和督导力度,不断提升航班正常水平、便利旅客航空出行、不断改进服务短板、增强服务管理能力。在提升航班正常水平方面,加快智慧空管建设,深化民航协同运行机制,提高航班运行效率。加快推进“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建设,以点带面深化“空铁联运”合作,提升安检工作质效,稳步提升国内“空中快线”产品的数量和效率。规范行李运输服务,打造多样化的地空通信上网服务产品,提升航空销售网络平台的票务服务水平。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加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优化旅客投诉管理,鼓励企业打造服务产品品牌。
在推进国际客运航班进一步恢复方面,徐青介绍,今年,中国民用航空局继续把国际客运增班作为重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施策,积极支持中外航空公司在我国国际航线上加大运力投入,完善国际航线网络,便利中外人员往来。
据了解,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客运航班量已恢复至每周4053班,约为疫情前的76.6%,比行业平均恢复水平高3.5%,航班量占比73.8%,比疫情前提升4.4%。下一步,中国民用航空局将继续做好国际航线航班的审批和保障工作,及时协调推进解决各航空公司在恢复国际航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对国际客运航权资源的使用监测力度,引导各航空公司提升航权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国际客运航线网络,提升国际航空运输的通达性和便利性,更好地服务对外交往和旅客出行。
在应对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方面,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戴军介绍,中国民用航空局主要采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严格运行标准,将“两个绝对安全”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值班值守,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二是把握“能(综合保障能力)需(运行需求)平衡”主线,按照“五早”原则(早预警、早会商、早决策、早处置、早告知),动态做好生产组织,在受到不利因素干扰时始终确保运行态势平稳可控;三是重点保障发生返航备降、长时间延误、长时间机上等待的航班,做好不正常航班的运行恢复工作;四是发挥民航运行“一盘棋”优势,依托“全国—区域—机场”三级协同运行机制,加强全行业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在依法整治“机闹”方面,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介绍,中国民用航空局实施了提升航班运行协同、深化航班取消专项治理、减少航班临时性调整、优化投诉处理机制等9项服务措施,从前端避免旅客负面情绪发生,减少服务纠纷,防止“机闹”诱因放大升级。下一步,中国民用航空局将继续加强全方位、全链条管控,压实航空公司安全主体责任,加大“机闹”风险排查整治和应急处置,坚决避免因“机闹”危及航空安全事件的发生。